加強行為文化建設,規范教師的師德形象與學生的行為習慣
行為文化是學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體現學院行為特征的行為理念,行為規范和行為活動,是一種活動文化。校園行為文化是師生員工日常行為的集合,也是校園文化的外在體現。行為文化作為學院文化建設的一個方面,是全體教職工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學習、生活等實踐中,所形成的各種行為方式、行為規范和行為習慣,也是師生在日常教育教學、學習生活、文化活動中折射出來的精神理念、行為情操和文化氛圍,它是學院文化的動態反映,也是其最活躍、最生動、最直接的顯現。
目前,解決高職學生呈現出的行為問題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重點難題,這些問題的主要表現: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愿面對挑戰;誠信意識淡薄,虛報貧困等;自制能力差,面對誘惑很難自拔;交流能力弱,難以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自我認知偏差,信心不足缺乏發展動力等,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是影響高職學生發展的一大障礙,因此解決這些行為問題,加強行為方式引導與行為習慣的養成,成為了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行為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到學院領導、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學生的行為規范,而且涉及到校園文化與其他文化在行為文化層面的滲透與融合。
因此,學院在注重教師主導行為文化建設的同時注重學生職業行為素質的培養和校園行為文化與職業文化的對接。基于此認識,學院先后制定了《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1-2015校園文化建設規劃》、《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廉潔自律行為規范》、《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細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施細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日常行為準則》、《教師用語十要十忌》、《學生管理實施細則》、《學生思想品德考核辦法》、《輔導員管理暫行規定》等,這些管理規定和制度的施行對于加強學院行為文化的建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談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 體現時代精神 創建校園文化
- 信仰與校園文化
- 構建和諧校園 促進學校發展
- 不可小視校園籃球文化
- 校園文化建設分以下幾點
- 校園文化建設內容
- 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 校園文化:學生社團怎么這樣火
- 名校創造歷史 校訓創造力量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