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有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征、行為特征和方式;學生課余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由于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因而校園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義。即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總和。校園文化對于提高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培養良好的校風,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校園文化活動是自發的,也是自覺的,是受社會生活影響也受自我心靈主的,是無處不在的,是充滿現代意識的,也是反映大學生復雜心態的;是心靈的自然流露,也是充滿創造力的;是受著時代文化潮流影響的,也是苦樂兼備的。人生與社會、理想與追求、情與愛,都會在校園文化中表現出來。擾人心懷,催人思索,引人前行或誘人墮落。
校園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夠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園的時代性活動等。
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課余文化、輿論文化、人際關系等組成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表層結構,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中層結構,精神文化則是校園文化的深層結構。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具體有以下幾點: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優美的校園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布局合理的校園建筑,鳥語花香的校園景致,整齊光潔的道路交通,美觀科學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設施……無不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觸景生情,因美生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學校,進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高尚品德。學生在幽靜的環境中學習,感到舒心怡神,從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豐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對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種消極腐敗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健全的規章制度及健康的集體輿論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規范作用。當學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規范及集體輿論的要求時,他就會自我調節矯正。學生有時可能不接受老師的教育,但卻不能反駁同學們的批評,誰都不愿意成為“眾矢之的”。優美的校園環境同樣能規范學生的行為,試想:你會在地面光潔、環境優美的場所亂扔紙屑、隨地吐痰嗎?你會在雪白的墻壁上亂涂亂畫嗎?不會!這些不良行為都會自動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作精神。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學校集體為單位,注意學校的集體形象。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處理好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注意相互間的協作,必要時為了集體利益要犧牲個人利益,否則就會受到來自集體的人際壓力。這種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和自身發展的需要都要求學生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以建成一種友好互助的群體氛圍。反過來,一個充滿理想、團結友好的集體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體會到集體力量的偉大,從而樹立個人要服從集體、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集體主義思想觀念。
第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渴望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多彩的校園文化適應了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避免了對學生人格塑造單一化的傾向。使那些個性特長較突出的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內容和形式,并在活動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一個真實、完整、積極的自我意象,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當今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是比較差的,而優美的校園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培養學生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校園環境中會感到心曠神怡而暫時逃離“神經緊張,甚至心煩意亂”的境地,在輕松的心境下,心窗打開,可增強進取心,從而自愿接受困難的挑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交往圈,使內向孤僻的學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擴大胸懷;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因沉浸在歡樂或業余愛好中,因注意力轉移而沖淡和忘卻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別扭,越想越傷心”了,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愛美是人的天性,學生也不例外。多數學生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又存在著明顯的弱點:他們追求美,卻不善識別美,常把新、奇、特視為美,甚至誤以丑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內在美,往往認為儀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廣泛復雜而深刻有內涵。而優良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及創造美的能力。
環境美可以升華為情感美。美麗安適的校園建設,整潔漂亮的教室布置,樸素大方的服飾打扮,以及校園空氣的凈化、文明禮貌語言的使用、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均可誘導學生鑒賞美、追求美、創造美。在一系列審美活動中,學生會認識到美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勞動創造的;感受到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的深刻內涵;真正懂得和體驗到諸如“大方”、“優雅”、“和諧”、“風度”等這些描述美的有關詞匯的含義,從而把這些詞匯的內涵變成他們自覺的行為,使追求美、創造美成為他們生活的需要。
3.實踐功能
隨著分配制度、就業制度、勞動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學生面臨著人才市場和優化勞動組合等種種考驗。因此,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樹立競爭意識,努力也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以創建活動、達標活動、爭先創優活動及各種競賽活動為載體的校園文化對于學生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參與精神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既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又使學生在爭創活動中受到鍛煉,提高競爭能力。
未來社會是一個人際廣泛交往的社會,社會對未來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居多,在外多數不會主動地正確地交往。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學校自然要成為培養交際能力的主陣地。而和諧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學生交往的信心,各種活動的開展既給學生提供了廣泛的交際場所,又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又是行為主體,是校園文化的參與者和組織者。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既可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及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多種技能,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還可以磨練學生意志,提高學生組織管理能力,為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要使學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積極灌輸外,還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園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雖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卻是穩定漸進的,要相信,優化的校園文化必然會結出人才成熟之果。
校園文化的定義
校園文化指的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校園文化的作用
校園文化在當今學校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能夠保持永恒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少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比如校園的時代性活動等。
1、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2、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極大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校的校容校貌,表現出一個學校整體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創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3、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學院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不斷反思、不斷超越。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同類文章排行
- 淺談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及功能
- 校園文化建設應該由內及外還是由外而內
- 企業宣傳欄的設計風格要注意!
- 校園文化建設領跑者—策億文化
- 特色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創新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 知名品牌文化建設公司著力打造優秀企業文化
- 校園文化構建力-勤儉篇
- 校園文化構建力-愛國文化篇
- 當代大學生該如何看待學校文化建設
- 真正成功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