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一切教育和教學活動是通過學校最基本的活動單位——班級進行的,班級文化的建設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以及成長、成才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班級文化的建設應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校長錯誤地認為,文化建設就是單純的環境建設,把一個文化主題的內容、口號、標語張貼到校園的角角落落,這就達到了目的。殊不知,所謂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促進養成。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一種現象值得我們思考:有些學校一談文化建設,就想當然地搞幾個大型文化墻、大型櫥窗、幾次演講或文化內容的活動,認為通過這些疾風暴雨式的活動,就可以實現文化育人目的了。甚至,有的校長錯誤地認為,文化建設就是單純的環境文化建設,把一個文化主題的內容、口號、標語張貼到校園的角角落落,這就達到目的了。殊不知,所謂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促進養成。重心在“化”,這就是點化、融化、化解、化合,即深入骨髓、入腦入心、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漸進的、滲透的、緩慢的。
文化是一種滲透,是一種融入,是一種熏陶,是一種引領。因此,校園文化建設要以頂層設計的方式,重視辦學理念的引領作用,發揮學校環境的教育功能,既要注重具有直觀性特點的物質文化建設,“優化,美化”環境,使教育教學環境起到以聲悅耳、以形悅目、以情悅心的作用,又要注重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作用,開發豐富多樣的校本課程,營造團結和諧的教育生態,更要注重校園精神的形成,它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促進學校走向健康。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在“化”上下功夫。寓教育于無形,處處體現慢慢浸潤的人文之情。
形式多樣化,使“化”的形態豐富多樣,讓學生更易接受。校園文化建設最忌諱單一化的形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不斷變換花樣、推陳出新,讓活動更符合學生好奇、立新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文化浸潤生活化,外化于行。文化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因此,要注意把學校所提倡的文化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文化建設課程化,以“化”育人。編寫獨具特色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淬煉校級精品課程,注重學科滲透,在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中,有重點、有層次、有步驟地進行文化滲透。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學科滲透,實踐培育,匯聚正能量,傳播好聲音,展示好形象,培養好品質,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嗅到文化的芳香,在感悟中幸福、健康地成長。
本文來源于:http://www.ceyiwh.com(策億文化),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校園文化建設被忽略的核心: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 校園文化墻可以放哪些內容
- 企業文化建設能帶來那些作用?
- 很多公司有企業文化,但是卻不知道企業文化代表了什么!
-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只要做到以下幾點
- 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
- 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 企業文化建設五要素,你可以了解的
- 企業文化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 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