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學校效能的提高。學校效能高低的決定因素,不僅僅是學校物質特征或硬件設施,與學校文化建設有著直接關系。“第十屆學校效能及其改善”國際研討會在美國舉行,并從以下八個方面探討有效能學校共有特點:一是校長和教師分享權力。二是教師常坦誠商討問題,提出意見,達成共識。三是教師們態度開放,愿意學習和改進,團隊精神強。四是教職工有共同的理想,有清晰的目標和崇高的使命感。五是成員互相信任,敢于嘗試創新。六是學校與外界機構接觸多,工作得到社區支持和認同,與家長和社區建立良好關系。七是校長態度開放,愿意接納他人意見,在校內能提供專業意見以支持各小組工作發展,八是校內人員互相信任。
要提升學校效能必須參照上列八條,并加強學校校風、學風、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系統建設,使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合力,具體策略如下:
首先,樹立面向未來的學校效能觀。學校效能的高低不僅看學生在校時間素質提高的情況,更應著眼于未來,看其為未來的發展所奠定的基礎,即學校是否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和自身持續發展的能力。不僅要看學校是否滿足了相關人士當前的需求和社會的期望,更要看其是否具有對未來社會需求變化的預測能力和主動適應能力。
第四,增進團隊合作,實行自主辦學。學校應依據教師的背景和特長以及學校自身特點,組建具有活力和創新能力的學校團隊,實現人才資源的黃金搭配。同時,給予教師一定的專業自主權,鼓勵教師之間合作學習協同教學,通過互助互諒、支持和合作去解決問題和制訂計劃。建立良好溝通渠道,讓學校中每位教師都清楚團隊工作狀態,消除矛盾和隔閡。另外在國家政策許可范圍內,依照自身特點,自主創新尋求辦校方法,創出特色和品牌。
第五,構建學習型學校。學習型學校的學習是全員學習,是全程學習,是組織學習,是終身學習。大家都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具有持久的學習信念和共同的學習目標,同時要為學生未來的終身學習奠基。學習中把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不斷激發學習熱情,促進個人成長和自我超越,既為個人優勢的發揮創造空間,又為共同目標的實現出謀劃策。遇到困難善于集體分析,深度會談和討論,取長補短,不斷提升團隊力量。
第六,開展創新教育。現代社會更需要敢于挑戰權威的、具有鮮明個性和批判精神的公民。從考試文化向個性全面發展文化的轉變,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學生發展的愿望。要讓學生反省教育場所中的權力運作,并鼓勵學生發揮公民的勇氣,去挑戰霸權的主流文化,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學生合理的文化挑戰也會引起學校進行反省和完善學校文化主流,改變學校和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和方式。教師對待學生越是采取人性化的態度和方式,則越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諧師生關系,越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培養。
此文關鍵字:校園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校園走廊文化建設|文化墻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內容
同類文章排行
- 淺談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及功能
- 校園文化建設應該由內及外還是由外而內
- 企業宣傳欄的設計風格要注意!
- 校園文化建設領跑者—策億文化
- 特色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創新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 知名品牌文化建設公司著力打造優秀企業文化
- 校園文化構建力-勤儉篇
- 校園文化構建力-愛國文化篇
- 當代大學生該如何看待學校文化建設
- 真正成功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